11月22日上午,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潘鹤在广医二院离世,享年95岁。潘鹤之子潘奋22日下午在朋友圈公布了这个消息。 潘鹤1925年生于广州,籍贯广东南海,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大师,“岭南雕塑”的代表人物,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潘鹤致力于雕塑艺术创作近70年,从事美术教育40余年,创作的100多座大型户外雕塑分布在国内外68个城市,60多件中型雕塑被国家级美术馆及博物馆收藏,屡获国家级最高奖项。 潘鹤的作品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步伐,《艰苦岁月》《开荒牛》《珠海渔女》《广州解放》纪念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雕塑,是深圳、广东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象征。
乐章,在云上流淌(解码·文化市场新观察) 核心阅读 国家大剧院今年4月推出线上演出以来,累计在线点击量超过10亿次。线上演出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正成为演出行业的新常态。各大演出机构也积极探索培育线上演出体系,形成线上线下传播合力,拉近高雅艺术与观众的距离。 “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国家大剧院自4月11日推出线上演出以来,已推出三大系列共计34场演出,截至11月5日,累计在线点击量达10.27亿次,场均达3000万次。 国家大剧院将演出搬上“云端”的种种尝试,打开了演出市场新的增长空间,也拓展了艺术欣赏途径。不仅是国家大剧院,疫情防控期间,国内外文化演出机构纷纷推出线上演出,给观众提供更多文化选择,成为演出行业的新常态。 提供更多视听选择 国家大剧院的线上演出,是北京市民李京全每周非常期待的文化活动。“时间上考虑,线上演出的观看时间更加灵活;经济上考虑,通常免费或花费较少;空间上考虑,能解决异地观众无法到现场观看演出的问题。”李京全说:“线上演出还可以通过切换不同景别,来增强观众的视听体验。通过屏幕,可以看到演员的面部表情、演奏乐器的特写镜头等,这是线下演出很难做到的。” 为了让观众足不出户便欣赏到高品质艺术演出,培育更多观众对艺术的兴趣,自4月起,国家大剧院推出线上系列演出,面向海内外观众免费播出,内容涵盖交响乐、合唱、室内乐、歌剧等多个门类,让高雅艺术通过线上的传播手段“飞”进寻常百姓家。 有网友留言:“国家大剧院的线上演出,让音乐渐渐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还有一名德国网友留言:“听着如此美妙的音乐放松身体,回归内心的平静。这是我一整天紧张工作之后的舒缓方式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段召旭认为,线上演出的表演场所和欣赏场景都非常灵活,有利于高雅艺术传播。“很多观众表示在剧场欣赏古典音乐时会产生顾虑,比如是否要正装出席、什么时候可以鼓掌。在家看演出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困扰。” 助力高雅艺术普及 线上演出不仅仅是将演出上线,而是需要适应新的载体和内容,助力高雅艺术普及。 为此,国家大剧院做出了相应调整,帮助观众更好地享受线上演出。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宫吉成介绍,演出在形式上特别增加了导赏环节,邀请知名艺术家担任导赏嘉宾,通过介绍、采访、对谈等形式,向观众普及艺术知识,带大家探访台前幕后,让高雅艺术更“接地气”;演出内容上,从小规模音乐会拓展到歌剧、音乐会、舞蹈、话剧、戏曲等,以丰富的艺术门类满足观众多元需求。 线上演出还对技术支持提出了新要求。8月初,国家大剧院5G网络建成,首次采用“8K+5G”技术直播音乐会,实现了在“艺术+科技”方面的新尝试。观众可以在国家大剧院花瓣厅和北京8个区域布设的显示终端,观看超高清演出实况。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视听盛宴,让音乐在城市尽情绽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说,线上演出能够打破时空界限,建立没有围墙、不分地域的演出现场。同时,可以普惠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受众,尤其是吸引习惯使用网络的年轻人,给予更多观众艺术滋养和熏陶。 线上线下相互促进 国家大剧院调研显示,74%的观众看了线上演出后,有意愿来大剧院观看更多的线下演出。由此可见,线上和线下演出可以相互促进。 值得注意的是,线上演出虽然无法取代线下演出,但已悄然改变着文艺演出生态。业内人士指出,线上演出正朝着打破单向输出模式、建立交互式文艺生态的方向发展。下一步,线上演出可以加入更多创作过程的展示,将幕后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创新文艺演出形式。 此外,线上演出正在探索建立成熟的商业体系,为优质文艺资源付费。尽管目前线上演出大多是免费的,但收费模式也在积极探索。业内人士指出,配合线下演出计划,针对重点演出场次可以推出线上同步付费直播,满足无法到场的观众。 对于各大演出机构来说,培育线上演出体系已被提上了议程。线上演出要形成提前策划、演出直播、后续跟进的全链条。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朱敬说,线上演出天生带有传播属性,但也无法取代现场观演的感受,“我们将继续探索线上线下演出在不同受众、不同媒介中的内容呈现”。 本报记者 王 珏
新华社兰州11月7日电(记者张玉洁)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正在通过数字化方式加速回归,首个由中方主导的数字化回归项目正在筹备之中。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在11月7日于敦煌莫高窟举办的“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介绍,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计划开展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项目。这一项目将通过国际合作,系统调查整理海外收藏的藏经洞文物。在对文物数字化采集的基础上,建设敦煌藏经洞文物数据库,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全球共享。 敦煌研究院在文物数字化方面已有30余年的经验。2016年,“数字敦煌”数据库上线,免费向全球共享30个洞窟的高清影像资源。 莫高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融荟萃的结晶。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五六万件珍贵文物出土。令人痛惜的是,约4万件文物流失到英、法、俄、日等10余个国家,敦煌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郝春文介绍,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献、文物是敦煌学成为一门学问的重要因素。今天,它们仍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早年间,不少敦煌学者漂洋过海只为一睹藏经洞出土文物的真容。胶卷、影印等技术为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很多细节仍不得而知。 数字技术为敦煌文献共享及回归提供了重要途径,目前2个主要项目均由外国主导。1994年,英国图书馆启动国际敦煌项目(IDP),敦煌文物数字化共享的第一步就此迈开。目前该项目已建立英、中等7种文字的数据库。2015年,法国国家图书馆向敦煌研究院等机构赠送馆藏敦煌文献的高清数字资源,实现了在法藏敦煌文献的数字化回归。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经过百余年的探索研究,敦煌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时代召唤敦煌学者进一步推动世界范围内敦煌学的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木棉花开红丹丹 ——聚焦建党百年,聆听广州文艺的“时代先声” 【艺境观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文艺史诗开篇,新中国岭南文艺异军突起,到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式”文艺领潮头,百年的广州文艺书写了气势磅礴的历史与时代画卷。近日开幕的“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紧扣建党百年主题,以当代文艺精品、历史文献、报纸期刊、名人信札、音像实物等1000余件展品,勾勒出广州文艺的精神气质和发展成果,生动呈现出南国大地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历程的艺术缩影。美术作品成为其中十分亮眼的板块。 与时代共奋进 广州文艺的精神气质 近代以来,广州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新思想、新观念、新文艺的“孵化场”。广州文艺的发展历史表明,文艺是岭南文化的灵魂,也是这座城市极富活力的因素。“时代先声”展览选取的美术作品,准确把握了广州文艺的精神气质,展现出红色血脉传承的一百年、攀登文艺高峰的一百年、为人民而创作的一百年。“红色”“人民”“时代”是百年广州文艺的底色,也是本次展览深刻的精神内涵。 任何经典的文艺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任何优秀的艺术家,也必然会将全部的心力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此次展览主体分为四个篇章,即“旱天雷·心向光明(1921—1949)”“得胜令·红棉璀璨(1949—1978)”“风云会·南国春早(1978—2012)”“步步高·出新出彩(2012—2021)”。四个标题不但是广东音乐的曲牌名,而且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四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将建党百年的主题艺术地嵌入展览的内在逻辑。 “时代先声”展览的一大亮点是囊括了活跃在抗日烽火里的文艺粤军。他们是延安木刻队伍里的广东籍版画家,如在太行山根据地创办了鲁迅艺术文学院晋东南分校并任校长的陈铁耕,被徐悲鸿称为“中国新版画界的巨星”的古元;他们也是以相机为武器的广东籍摄影家,如沙飞、石少华、郑景康等拍摄了大量军事、民生、社会题材的照片,记录抗日战争实况与沦陷区民众的生活。正因为敏锐而准确地回应了时代主题,他们的作品有了明晰的指向性和方向感。今天,再次凝视前贤,我们仿佛获得了穿越时空的“端口”,如临历史现场,真切地体会到中华民族在抗争中奋起的伟力,并被作品中充沛的感情、饱满的张力所深深感动。 实际上,以艺术手法淬炼时代精神,并使之转化为强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恰是广州百年美术的精神传统。展品中有两幅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油画,《永不休战》中塑造的鲁迅形象,那刚毅的面容、不妥协的神态,令人肃然起敬;《我是海燕》里勇敢、乐观的女兵形象,则给人直面生活的无尽力量,正体现了广州文艺所传承和恪守的“艺术语法”,也充分彰显出广州文艺的“中国价值”。 创新中焕生机 南国艺坛的文脉传承 百年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也是创新的历史。在很多人心里,“广州”二字正是和“创新”“开放”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是“木棉花开红似火”的所在,传递着敢于担当的精神;这里也是春风最先吹拂的地方,洋溢着奋勇争先的气象。开放包容、融合创新,是广州的城市文脉,也是百年广州文艺勃勃生气之源。 “时代先声”展览广泛搜集广州美术发展史料,并将其置于统一的主题与结构之下,呈现出一幅充满活力的艺术版图,让人清晰地看到广州美术的创新之脉、发展之路。早在16世纪,西方油画艺术已在广州传播。被孙中山誉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的广东人李铁夫是中国率先赴海外学习油画的艺术家之一,本次展出的《未完成的老人像》等作品,充分展现了他对油画技巧、语言和精神的深刻理解。进入20世纪,林风眠提出“中西调和”,力图融合西方现代绘画和传统水墨画法,不但形成了卓然独立的表现风格,而且为中国现代美术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崛起于20世纪初的“岭南画派”致力于倡导和表现的,也是“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思想。从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到方人定、关山月、黎雄才、司徒奇,皆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岭南画派的艺术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探索的目光进一步伸向美术的高处和深处,引领广东画坛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广州美术汇通中西的精神,也可以在摄影和书法中得到佐证。摄影是舶来的,书法是本土的,但在广州这片土地上获得了精神上的一致性,这就是外来艺术本土化与本土艺术现代化的“双螺旋”式前行路径。本次展览梳理了中国摄影史上若干首创之举:1844年诞生中国第一家照相馆;1922年创办中国首本摄影刊物《摄影杂志》,推动着中国摄影走向独立艺术之路。而广东人康有为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表达出“尊碑”的艺术理念,开启了岭南书坛求新求变的一贯主张。回顾百年,广州美术以主动拥抱变革的心态,自觉投身中国文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依靠文化自信,把“得风气之先”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留下了至今仍滋养人们心灵的岭南艺术精品,也再一次教诲后人“文艺贵在创新、重在交流”的真理。 缘新技求大道 视觉艺术的时代面貌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时至今日,现代审美已无法离开技术和媒介因素,艺术发展与技术变革、媒介嬗变密不可分。广州美术的创新精神,同样表现于对技术的敏感和对新媒介的探索运用。从笔墨、画布到图片软件,从架上到屏上,技术与媒介从来不是广州美术的被动载体,而是推动变革的积极力量。本次展览为这些“新”意满满的艺术留出了较多空间。从原创动漫“喜羊羊”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以及“最文艺广州在哪里”全国手机摄影大赛,无不回响着广州艺术追随技术和媒介变迁的铿锵足音,展现出技道并进的时代新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内容虽囊括百年广州文艺的各个门类,但从展览本身来看,“百年广州文艺”又具有整体的视觉效果。当时间轴线串联起文艺进程和成果,并在整体色调、动态流线和局部细节的加持下转化为视觉的对象,展览本身便具有了一种美术性。此外,展览专门设立了“广州文艺经典影像馆”,并运用新媒体技术设立了VR展馆。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在线观展,也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与名作合影,阅读作品背后的故事,让视听感官得到极大限度的调动,展区的物理界限逐渐消弭,时光流逝所积淀的审美意蕴也愈发浓郁,让人们在以视觉为牵引的欣赏逻辑基础上,完成一次多感官共鸣的审美体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面对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期待广州文艺继承优良传统,奋力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高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为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胡一峰,系《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摘要:近年来,从梅花鹿、文创产品、钟表到大型展览,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各领域的合作逐渐深入,辉煌厚重的历史文化正在京津冀大地上绽放新的光彩。 原标题:跨越300年 避暑山庄与故宫续写“情缘” 营建于1703年的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的夏宫。在清代,这座北京故宫东北170多公里外的宫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一座山庄,半部清史”之说。 300多年后的今天,深厚的渊源使两座宫殿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从梅花鹿、文创产品、钟表到大型展览,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各领域的合作逐渐深入,辉煌厚重的历史文化正在京津冀大地上绽放新的光彩。 故宫专家来避暑山庄修钟表 早在1975年,故宫就调拨文物支持避暑山庄三大殿的复原工作,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也曾为此长驻承德。 “故宫博物院拥有强大的文物修复、古建维修、人才培训力量,多年以来,只要避暑山庄求助,故宫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支持。”避暑山庄博物馆馆长蒋秀丹对记者说。 避暑山庄博物馆珍藏着清代宫廷瓷器、珐琅、钟表、家具、挂屏、书画等文物21721件套17万余件,其中有古钟表48座。这些馆藏文物普遍缺乏维护,亟待修缮。 故宫博物院的古钟表修护室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钟表修复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今年9月16日,故宫与避暑山庄的“古钟表联合修复室”正式揭牌。几年来,故宫博物院古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第四代传承人王津、亓昊楠等多次到避暑山庄对馆藏钟表进行合作性修复研究,已对铜镀金洋人耍狮子自鸣钟(BC67)、乌木嵌铜双人自鸣钟(BC141)等11件钟表进行修复和养护,通过拆解、清洗机芯及零件组装调试等程序,使其恢复原有机能。 蒋秀丹说,故宫的支持不但让古钟表得到了高水平的修复与保养,通过合作交流、实践锻炼,也为避暑山庄培养了一批紧缺的古钟表修复专业人才。 新建的承德博物馆火了 联展是博物馆间合作的重要方式。避暑山庄建造之初就按帝王苑囿的传统饲养梅花鹿,现在仍有300多只。2017年9月,由故宫方面提议,避暑山庄的9只梅花鹿到故宫慈宁宫展出。次年“十一”长假,蜚声全球的故宫文创产品又在避暑山庄亮相。 去年11月开馆的承德博物馆是承德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开馆前,故宫就无偿提供了展览急需的38幅宫廷画作的高清数字资源。在故宫支持下,承德博物馆的主题展览今年荣获了有文博界“奥斯卡”之称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都显著提升。承德博物馆专门预留两个展厅,用来承接与故宫的合作展览。 9月16日,故宫与避暑山庄古钟表联合修复室揭牌同日,故宫博物院“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展览的第一场重要延展“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避暑山庄”在承德博物馆开幕,重现了六世班禅在承德觐见乾隆皇帝的盛况,创下近年来承德文博展览的观展人数之最。 故宫为此次展览遴选的70件展品中,包括了乾隆年间由宫廷造办处制作的六世班禅像。这尊造像一直供奉在紫禁城中正殿西配楼内,承德之行是它第一次出宫外展。 避暑山庄文创前景值得期待 随着“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避暑山庄”展览成功举行,故宫与承德的合作再次升级。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文化研究、文创产业发展、景区宣传推广等领域全方位合作。 故宫的文创大名鼎鼎,与故宫同源的避暑山庄是否也能在文创领域有所建树?故宫文创产品两年前“十一”长假在避暑山庄展出后,避暑山庄文创的进展就一直受到关注。 “要明确文创的目的是传播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力,而不是售卖商品盈利;文创要有创新性,不简单复制其他地区的特色产品,体现承德独特的皇家文化,结合现代市场人们的需求推出原创产品;打造避暑山庄品牌,研发有代表性的高品质产品,凸显避暑山庄的标识度……”这是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对避暑山庄文创产品的研发销售提出的意见。 故宫文创取得的成就,对宝岛台湾文创产业的借鉴功不可没。避暑山庄已与台湾知名文创设计团队签约,进行文创产品研发。去年8月,避暑山庄文创产品已经走出国门,在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展出。有了故宫的强大支持,避暑山庄文创的前景值得期待。(记者 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