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六一
我从事动漫工作的时间相当长,有20多年了。 从1996年起,先后担任过三辰卡通集团董事,参与了《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创意策划、版权输出等工作,后又出任过中外合资动画公司董事长,经历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孵化期和成长期。 2006年,我从动画制作、海外推广营销第一线退了下来,转向动漫国际文化交流,开始从事会展策划、运营以及出版工作。这十年来,我先后策划、组织了8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等动漫赛事与活动,主编出版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征途——走向百年的中国动画》十卷本,贵州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一带一路上的中外动漫》四卷本等30余种动漫出版物。 在参加国内外动漫文化交流活动时,我深深地感到,动漫是一种特殊的、最容易打动不同地域人们的艺术语言,通过生动夸张的手法就能潜移默化地传播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我们怎样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怎样在国际上树立起自己的文化形象?动漫无疑是一个可行之道。 但需要强调的是,用动漫传播中国文化,不能仅仅是我们自己发声的自娱自乐,更需要获得世界各国的共鸣,打个比方,我们除了独唱,还要对唱、合唱与重唱。这个理念一直贯穿于我所策划的各项传播中国文化的动漫活动中,去年的“世界的孔子·国际漫画大赛”可谓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首先,该赛事面向全球征集作品的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到位,除了在活动官网以中英文形式发布征集通告之外,还联合巴西、阿塞拜疆、德国、伊朗、印度、比利时、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专业网站和协会,分别以阿拉伯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日文等向全球发布消息,取得了广泛的宣传效果——3个月内,组委会收到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 从这些以“孔子与中国”为题材的作品中,我们切实感受到孔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的不同形象,一千个艺术家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孔子”。虽说每幅漫画所展现的孔子只是一种理解、一个侧写,但正表明了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学说的多义与丰富、广大与精微。于是,我们把此次活动的所有作品视为一个整体,从中发现了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孔子,也发现了世界艺术家怎样认识和理解这位中国圣人。 经过归纳和整理,我们将这些孔子漫画大致分为写实、抽象、夸张、象征、现代几大“派”。从“写实派”可以看出中外对孔子形象一脉相承的艺术风格,除了传统意义上浓眉长髯的老者形象,有些外国艺术家干脆把孔子描绘成普通中国人的形象;从“抽象派”作品可以看出许多外国艺术家对孔子学说的心领神会,他们通过山和水来表现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美学观;在“夸张派”作品中,外国艺术家巧妙运用剪纸、布料等创作了一个民俗民间文化色彩浓厚、融入世俗生活的平民孔子形象;在“象征派”作品中,《论语》在以色列漫画家易勒亚·卡兹笔下变成了孔子的高帽,孔子的大脑在伊朗漫画家阿兹米达的笔下则变成了世界图书馆;在“现代派”作品中,孔子通过电脑传道授业、骑自行车环游世界、与毕加索对谈……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孔子在外国漫画家的笔下已经融入了世界优秀文化之中,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在作品征集过程中,我们还挖掘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民间交往故事。例如,曾在前苏联生活和工作的以色列著名艺术家阿尔卡季·特茹库专门为活动写下了《中国往事》——他父亲二战期间在苏联驻中国的部队任军官,1945年被派往远东参与对日作战。战争结束后,他父亲受命继续在中国服役,驻扎在大连旅顺口,阿尔卡季在中国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在《中国往事》中,他还根据回忆创作了校园趣事、中国美食、社会活动、节庆游行等题材的漫画作品。 风过留声雁留痕,我把这些年在动漫文化交流活动中展览的作品交给出版物来做记录。比如,此次大赛后编辑出版了《世界的孔子——孔子与中国国际漫画大赛精品集》,该画册不仅发放到参展、参赛的各国艺术家手中,还分别被德国、美国、比利时、以色列、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动漫专业协会和图书馆所收藏。此外,推广汉语与传播中国文化的网站“国际多语言公共服务平台”开辟了专栏展示孔子题材漫画,使更多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欣赏到这些作品;贵阳孔学堂开发了包括人偶、T恤、明信片在内的孔子系列衍生产品,在贵州各地举办孔子国际漫画作品巡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一切,都使我们备受鼓舞,也真切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这不仅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交流和碰撞,也是西方文化视角表现东方形象的一次有趣尝试,更体现出用动漫传播中国文化的行之有效。正如大赛评委会主席、国际著名漫画家米海尔先生所说:“这一活动是主办方的明智之举,它通过全世界的艺术家,宣传了孔子和中国,同时也让大家认识了活动的举办地——贵州贵阳。” (作者系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 三辰影库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mchunghua.org/?p=6505
>> 转载请注明: www.mchunghua.org 2022年01月22日 于 摩登3注册-摩登在线-馬來西亞中華文化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