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书画市场自2014年以来持续低迷,个别媒体报道全国最大的书画市场青州出现断崖式下跌,甚至断言将迎来崩盘。
“这完全是杞人忧天”,青州市画廊协会副会长唐世洲、唐树良、张明勇3人一致认为:所谓的断崖式下跌是不存在的,崩盘更是胡说,目前处于调整期或低迷期,对未来前景十分乐观。
走马青州,书画商们的冷静淡定和应对之策出人意料。
转型:手机上1小时卖了7张画
5月21日上午,我们几个游人随意来到宝鼎书画城,书画城位于市中心的云门山北路,对面是青州书画艺术城。走进一楼的宏川美术馆,这里正在举办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的画展,记者以游客身份问负责展览的小伙子:“去年到今年展览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空场过?”小伙子笑嘻嘻地说:“没空过,都是满的。”记者环顾展馆大约500平方米,便问:“场地费怎么收?”他答:“每天一万元。”据了解,青州市近年来每天平均举办各类书画展约3场,最多一天五六场,一年1100多场,参展书画家3000余人。
接着记者来到对面的锦泉斋美术馆,一位中年女士热情地给每人递送名片,上书:王志坚董事长,正面有手机号、微信号、邮箱和画廊地址,背面是个人微信二维码和美术馆二维码。“你用手机一扫,我们馆里的展品和藏品都能看到。”王女士热情地介绍。
下午,记者在宝鼎书画城二楼盛唐轩艺术馆与青州市几位画廊老板座谈,没想到又遇到了王女士。老中青三代画廊经营者分别介绍情况,3位第一代书画市场开创者谈完后,第二代王志坚女士笑着说:“就在我们座谈的这个把小时,我已经在手机上卖了7张画。”记者看着她感到很惊讶。王志坚原先是教师,1997年涉水书画市场,“当时用1200元买了一个画家的两张斗方,2004年两张卖出5600元。”如今已是青州市画廊协会理事的她快言快语:“没想到书画能买卖,还能赚不少钱。”青州画廊老板来自干部、企业家、教师、工人、商人等各行各业。
王志坚从2015年开始转型,用OTO即线下线上结合,微信、微博齐上阵,引入创客和分销商等方式,全天候销售,拥有员工6人、分销商230余人,“4月份销售额420万元,其中90%通过网上销售。5月份形势也挺好。”
由过去单纯的实体店变成现在以实体店加互联网为主的销售方式,是青州应对市场的战略举措之一。青州市画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盛唐轩艺术馆经理唐世洲的手机自己建了3个群,每个群500人,自己又被拉进40多个群里,微信联系人达5.8万个。
秘诀:一个月内包退包换
“在青州买书画您放心,一个月内无条件包退包换。”唐世洲说:“如果是赝品,商家不光要退钱,还要加倍赔偿、赔罪,请您吃饭,他觉得脸上无光。”
青州书画商基本都是年轻爱好书画收藏,继而转为画廊经营,他们普遍有很强的自律精神,视信誉如生命,不仅自己不经营赝品,对倒卖赝品的画廊更是深恶痛绝毫不留情。“在别的地方互相压价,互相贬损,在我们青州不存在。”唐树良肯定地说。
青州画廊协会与业主签订画廊经营自律行为声明,定期对书画经营户评定信用等级,发现赝品坚决打击,协会成员发展到420余家,占画廊的半数多。协会专设鉴定委员会,专门负责书画真伪鉴定。唐树良介绍说,青州人但凡鉴定作品,都会直接肯定或否定,从不敷衍含糊其词,有时遇到难下结论的,就直接找书画家鉴定或放弃购买。哪个画廊偶尔走眼挂了幅赝品或不是十分确定的作品,无论谁发现了都会告诉对方,使其尽快处理。
在青州熟客和熟人之间买卖书画,无论是几千几万至几十万元的作品,讲好价拿了就走,从不需要写字据,回去后再汇款。一直以来形成的这种做法却从未出现过经济纠纷,这种信任感和信誉度也算一桩奇事。
假如发生争议,一定要刨根问底,直至追溯到亲自找书画家买作品的人,然后告知书画家再去鉴定,“这道程序是必须要走的。”唐树良说。
身为宝瀛斋画社经理的唐树良,不仅是青州书画市场发展的亲历者,也是研究者,常撰写文章,他说:“青州书画市场能够发展到今天,被人们誉为没有赝品的书画市场,其根源就是来自青州人自律诚信的品行品格。”
自古就有装裱字画传统的青州人,常年跟书画家接触,互相交流,练就了较深的鉴赏眼光,对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有极高的辨伪能力。
销售:买全国卖全国
上世纪90年代后期,40来岁的唐世洲坐7小时火车到北京,敲开时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家的大门,用2000元一张斗方的价格买画,坐7小时车返回,再以2500元的价格出售,每张毛利500元。18岁从安徽书画之乡萧县来到山东当兵而后转业到青州,并娶了青州媳妇的唐世洲是青州书画市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第一批元老不过10来人,至今仍活跃在书画市场,资产都已过数千万元,民间说有的已身价过亿,但唐树良对过亿的说法予以否定。
青州书画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极少数热爱书画的人以索要的方式收藏几幅当地名人书画,或由个人或单位出面邀请名家来青州游玩,供其食宿,并以土特产相送,艺术家则以书画相赠,双方皆大欢喜。90年代中期以后,青州始现装裱画店兼营极便宜的商品画,同时少数书画家战战兢兢半遮面地走穴,价格极低。“那时买一幅中央美院教授的作品不过几十元至几百元而已。”唐树良说。黄胄、沈鹏、刘大为、冯远等艺术家来青州较多,为青州书画市场在全国率先起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8年,已经收藏了不少书画的唐树良在钰铧市场开办了大众集邮社,兼营书画,后改名为宝瀛斋画社。在此附近,先后出现了决谰画社、艺隆斋等,是为青州最早的几家画廊。至2000年钰铧文化市场画廊达到五六家,是为青州最早的书画城。到2005年,书画市场迎来高潮,画廊迅猛发展到30余家。在2000年到2006年的7年间,刘大为、冯远、龙瑞、程大利、杜滋龄、田黎明、史国良、王镛、毕建勋、范扬、张捷、何家林、林海钟等众多书画家到青州举办书画展。
青州自古尚书画,在明朝以前一直是山东省行省治所所在地,书画艺术历史久远,古有五代和北宋一代山水大师李成,现代有刘国松、王界山等大家,民间重收藏,有“家家挂书画,户户有中堂”的传统。
画廊协会副会长、古州小画苑经理张明勇,当过乡镇书记、局长、企业经理,“干过这么多,后来最喜爱书画”,2000年开始搞收藏,发现冯远的作品卖到上海,便跑到上海收购,然后又卖给上海人。
“青州人口近百万,自己不可能承接这么大的市场。”在本市3个书画城开了3家画廊的唐世洲说:“青州实际上买全国卖全国。”不仅是交易,青州已成为集书画创作研究、展览交流、收藏、鉴定、拍卖等综合性服务于一体的书画产业聚集地。
全国书画市场,青州的地位始终是龙头老大,有“全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青州”一说。如今,青州的9大书画市场拥有画廊860余家,其中外地人开设的画廊约占30%,从业人员5.5万余人,2013年最高峰时的书画年交易额达100多亿元。“不管是老艺术家,还是年轻艺术家,不到青州展览不是艺术家,这不是我说的,是艺术家们自己说的。”唐世洲笑言。
近年来,青州人又把眼光投向世界。2015年举办了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油画展。今年4月举办了17——20世纪国际油画展,有很多极品参展。今年4月底5月初举办了中国(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多个国家的艺术品参展。
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金融。青州市委、市政府对书画业的支持不遗余力,于2010年出台金融政策,青州市画廊协会与潍坊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建立银企合作关系,推出艺术品融资服务,对画廊实行诚信贷款,通过画廊协会和画廊间担保以及艺术品抵押获得授信,随贷随还,随还随贷。
商道:在低迷中冷静淡定
2000年,冯远画作每平尺1000元左右,刘大为的二三百元,2012年高峰时,两人的作品达每平尺二十万元左右,如今跌到十多万元。青州书画市场几起几伏,2004——2005年为第一个高峰,2006——2009年进入第一个低潮,2010——2013年迎来第二个高峰,2014年至今转入第二个低潮。
“2006——2009年的低潮期,比现在还困难。”今年61岁的唐树良说:“我把钱都买成画了,都压在手里,卖不出去,靠工资过日子,好在是自己喜欢。”3位资深书画商唐世洲、唐树良、张明勇说,第二轮低潮,真正困难的是2013年前后高价购货,且大资金、用银行贷款的人,但这是个别现象。
“抱着暴富的心态不能从事书画行业,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并不是所有的画家作品都能赚钱。”唐树良说:“10个人中有3个人作品能卖好价钱就不错了。”长期滚爬摸打练就出敏锐的嗅觉,唐世洲前几年购进一个画家一批作品,到2013年一看形势不对,几百万元赶紧出手。他说:“艺术品市场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青州画廊现在都比较成熟。”3位资深书画商表示,遇到现在的情况波澜不惊。低价购入的作品现在不着急出手,还乘低价买进一批,等合适的价位再出售。
青州书画收藏经营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半收藏的性质,凭自己的眼力选择购买书画家的作品,然后卖出一部分,把一部分精品收藏起来,一般3–5年或5–10年,等到升值较高,再拿出来出售。有的却是快出快进,把书画作品当成商品,有利便售。也有的专门与书画家打交道,提前与书画家预定作品,等作品来了,也有了一定升值,然后加价出售。还有的专门给书画家做展览,赚几幅书画或收取租金。另有专门跑拍卖会的画廊,他们既送作品拍卖销售也举牌买入,以此而营销周转。
业内有一种说法,青州书画市场“过去赌主席,现在赌博士”,唐世洲说,实际情况不是那样,当时青州和书画家交往较多的刘大为那时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系主任,冯远是文化部的司长。现在青州的画廊确实是把重点放在美术学院优秀学生身上,“作品必须有创新,有自己的笔墨语言,人品好,平台好,看重6大美院的学生和年轻教师。”2015年5月青州开展25博士走进青州活动,开设论坛,“画廊离开学术就是白纸一张,没有生命力。”唐世洲说。青州先后建有6大书画写生创作基地,每年来青州写生创作交流的书画家5600余人。
佟璐是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2010年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在外面闯荡了几年,2013年回来青州,用父母给的10万元和自己积攒的10万元开设画廊,当年赚了40万元。作为“画二代”,不同于“画一代”的父亲之处是思想和经营理念,她花每天3000元的高价跟一个台湾人学茶艺,丈夫从事古玩,“我要把茶、画、老器物做成文人空间,把古琴加进来,做得更文化、更高大上。”她说,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正好静下心来想一想以后怎么做。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王东也是一个“画二代”,也回到青州从事书画经营,2015年做了10场展览,收益不错,对销售有自己的想法,被外面的艺术金融公司看中,主动找他合作。
行业的调整,也是艺术家被淘汰的过程,“90年代推出的那么多书画家,目前真正站得住脚的,也不过几十人,90%的都被淘汰了,比如说红极一时的‘97百杰’,现在还能站得住脚的有几个人呢?”唐树良说:“目前正处在‘腾笼换鸟,凤凰涅��’的时代,书画市场正处于一个轮回的起点,需要书画爱好者头脑降温,冷静观察,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
记者认为,艺术品市场泡沫被刺破,有利于艺术品长期健康发展。艺术品价格涨跌本身也存在周期性的规律。“盛世收藏”,艺术品市场的前景依然美好。但前几年那种名家的作品动辄每平尺二三十万元、四五十万元的高价时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会再来,艺术品市场正在从低迷进入理性回归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