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注册 《Q78841982》中国侨网加拿大华人独立导演李珞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总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加拿大华人独立导演李珞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总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李珞,出生并成长于中国湖北,摩登3平台网址后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学习电影,多部电影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与新媒体艺术节并获奖,已成为中国和加拿大两国乃至国际上不可忽视的一名独立电影导演。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总部将在6月11日至14日首次举办李珞电影回顾展。回顾展开幕前夕,李珞在多伦多接受新华网记者的专访。
记者: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即将为您的作品举办回顾展映,据说这是第一次集中展映您的电影,有何期待?
李珞:首先非常感谢这次回顾展的策展人布拉德·迪恩,他对我的作品很早就比较熟悉,从我刚开始做短片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一直对我的作品很关注,也对我有很多帮助,他看到我一部一部把这些作品做下来之后,摩登3注册1960他觉得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集中展映,我觉得是个很好的机会。其实我自己还没有一起来看过我的这些电影,因为以前做过了就放在一边了,我期待借这个回顾展我自己也可以回顾自己的电影,听听观众的看法,也算是对自己创作经历的一次总结,同时为以后的创作寻找经验和方向。
记者:策展人推介您的电影文章使用的标题是《回不去的故乡》。我看了您的三部电影,2009年的《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动物园》、2010年的《河流和我的父亲》、2012年的《唐皇游地府》,都是黑白拍摄,电影传递的一种感觉是,在他乡的迁徙和异化,安静但有力量,也能感受到一些伤感无奈的元素,电影传达的这些信息是特意的还是和跟你的成长经历有关?
李珞:跟我的经历肯定是有关系的,我对生活中的各方面的东西比较敏感,对时间、回忆、历史这些比较感兴趣。其实我自己并没有把这些作品做这样的总结,当时只是按自己的感触和想法来做,摩登3注册开户可能自然而然我的心态和感受就流露出来了。我在加拿大接受的电影教育,我的中国文化的根子也在,各种因素,不一定是冲突,就会在作品里体现出来吧。
记者:您可能在做每一个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去想它们之间的关联,但作为观众看您的电影能感到强烈的个人色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为在加拿大的华人导演,您的这种坚持也让我们很感动。如果给您的电影贴标签的话,它们可以说是独立电影,您为什么选择走独立电影路线?只是个人选择,完成个人艺术追求吗?
李珞:其实没有太多这些想法,我一开始做电影的时候就是凭着一股热情,就是喜欢电影,在学校里学习时开始对实验电影很感兴趣,我当时在多伦多约克大学学习电影时,接触了很多实验电影的作品,然后自己也开始做一些实验电影的短片,实验电影本身就没有很大的观众群,纯粹是对这种形式、对这种类型电影的热爱来做这些作品,当然也得到了一些肯定,后来我就接着做长片。实际上没有把他看成很特别的东西来做,还是沿着开始的路线,就是有感而发,很有热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确实没有太多考虑市场的反应和观众的反应。我也意识到这种类型电影面对的观众群比较小,如果希望更多的观众看到你的作品,我可能也会做出一些新的调整和改变,我并不排斥以后去拍更主流的电影。
记者:独立电影或者实验电影,现在的生存状况如何?在加拿大、中国、以及国际上,拍的人应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元化,各种风格的导演都有。如果一定要分主流和非主流电影,那么独立电影和主流电影关系怎样?
李珞:在加拿大学习时,我对这边的独立实验电影比较熟悉,接触了很多人,我觉得他们有自己的传统,坚持了几十年,有互相支持帮助和互相学习的风气,但观众群还是比较小,资金上也都是小成本的电影,资金来源很多也是通过政府的艺术基金来资助,我觉得他们能够一直坚持下来是对主流电影的很好补充,而且主流电影可以从实验电影里学到一些新的东西,获得很多新的启发。中国国内的独立电影我其实不是很熟悉,我接触了一些独立电影工作者,国内在这方面可能资金更困难一些,拍摄和制作环境可能更艰苦一些,但他们都在坚持,寻求自己的表达方式。独立电影肯定没有主流电影那样获得较大的资源和观众群,但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补充作用。
记者:关于商业片和文艺片,关于追求个人艺术风格还是商业利益,您怎么看?
李珞:其实我自己没有太多考虑名利,我自己也看很多商业片,我也喜欢很多商业片,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们区分清楚,电影本身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语言和规则,其实做出一个好的作品,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至少先让自己满意,然后希望观众能够喜欢。我其实没与太多考虑是要做一个像你说的穷困潦倒的大师或者赚很多钱的商业片导演,(您还是保留一种很开放的心态?)对,有机会的话我都愿意去尝试。
记者:最近国内在上海等地举办了几次您的观影活动,从反响来看,现在中国电影观众是否更加多元化?另外,您是如何筹资的?
李珞:中国电影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观众,他们接触的各种类型的电影更多,更加多元化,他们接受非主流电影可能也更容易些。而且随着网络日益发达,大家接触各种资讯也比较多,肯定会有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的形态。筹资方面,我这几部电影一部分是自己筹资,同时也申请加拿大政府的艺术基金会项目资助,整个成本不高,我按照自己的方式可以把成本控制得比较低,也可以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我电影中的演员基本上都不是专业演员,但他们有自己的特质,有些是专业演员都不一定能达到的效果,特别是如果我想做有别于主流电影的作品的话,他们的表演风格和我的作品理念是契合的。在中国,主要是通过这些朋友的帮助来做这些电影,他们所得的报酬很有限。
记者:您之前的一些作品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放映过,这次也是一次特别的回顾展,很快9月就是第40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您最新作品《李文漫游东湖》会参展吗?
李珞:最新作品不是很肯定会参加,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选片的原则和考虑,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做这个回顾展,以后应该还是有机会吧。
记者:《河流和我的父亲》这个电影给我印象很深,探讨你和父亲的关系和回忆,影片结尾部分的剪辑方式很特别,您把父亲看过这部电影后的看法剪辑进去,带着观众重新回顾一遍整个电影,而不是对影片重新剪辑,这种处理方式很特殊,想法是怎么来的?父母对您的事业支持吗?
李珞:大部分中国父母对孩子从事电影或艺术方面的工作,可能都会有一点抗拒心理,觉得不是一项特别稳定的事业,但我的父母对我比较支持,虽然不是很理解,但还是很支持,我非常感激他们。特别是做《河流》这部影片的时候,父亲对我帮助很大,他退休后写的回忆录启发了我做这个电影,实际上这部作品就是我和他一起完成的,他可能对我的一些处理不是特别理解和欣赏,我也理解他的考虑,最后我们形成互相谅解,把这个作品做出来。这可能是比较典型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一定真正达到完全互相理解,但能对对方表示宽容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