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摩登4注册

2021
03-20

摩登3 《Q78841982》做这个行业的乐趣永远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理科生出身的何帆和两名同伴在美国纽约从零起步,创建影视制作公司,立志要在中美电影夹缝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何帆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之初,他在一家网站做编辑。2012年,何帆辞去工作,来到纽约城市大学学习影视制作。“纽约城市大学面向纽约市中下层市民,校园文化注重关注普通人所面临的社会民生问题。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从普通人视角看问题,摩登3注册作品要言之有物”。

创业,从不断破产开始

在学校期间,何帆自制、与同学合作制作了几部短片或微电影,像许多电影专业的美国学生一样,在各种电影节上碰运气,也在网络上播放。2013年4月,何帆和两个朋友正式成立惊迷影视制作公司。

3个创始人在电影届都没有背景,家庭也不富裕。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们对梦想的追求,大家一起凑了2万美元就开始忙碌起来。没钱租办公室,他们就见缝插针,辗转于学生宿舍的客厅、咖啡馆、图书馆之间,尽可能寻找廉价或免费的办公地点。

2014年4月,何帆退掉自己租的公寓,以月租500美元在布鲁克林的爪哇工作室租了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在办公室放了一个折叠沙发,晚上睡觉、白天办公,公司终于有了正式办公地点。

电影是“烧钱”的行业。每当付不起房租时,一名在IT业工作的合伙人就从自己工资中掏钱垫付,创业之初,这个小公司几乎每个月破产一次。为了省钱,几个年轻人不仅学会了自己做饭,还学会了晚上8点后到餐馆买打折盒饭。

初生牛犊不怕虎,艰难拦不住他们的电影梦。没有经费,他们就发起网上众筹,100元人民币(约16美元)起步。2013年10月拍心理悬疑电影《破镜》,成本1.6万美元,通过互联网筹集8000美元,摩登3平台网址影片杀青时,公司账上已无分文。何帆和导演程景阳负债累累,两人在杀青现场欢呼:“我们破产啦!”

在最熟悉的地方起步

惊迷影视主要业务包括美国制片服务、跨国电影项目的独立开发制作、电影新媒体发行、电影主题放映策展等。公司创业后第一个大型活动是举办“北美电影学院华人导演优秀短片集”巡展。何帆说:“我在电影学院时发现美国有很多华裔学生在做电影,他们中有优秀的人才,也有优秀的作品,他们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

2014年5月,惊迷影视从全美30多所电影学院征集了93部华人导演的影视短片,邀请多名电影学界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选出最具代表性的21部作品,从纽约开始,到旧金山、波士顿、芝加哥和洛杉矶等地巡回展播,受到华侨华人欢迎。

2015年,惊迷影视携美国华裔青年导演在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巡展,邀请中国电影学界人士与9名美国华裔青年导演举办座谈会和研讨会,引起两校学生极大兴趣。

这次巡展为惊迷影视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与一大批美国电影学院优秀华裔人才建立了牢固联系;通过华文媒体和中国国内媒体报道,打响了知名度;同时开启中国电影行业与美国华裔电影人才间联系的新渠道。

搭建中美影视制作之桥

2014年,惊迷影视与电影《寻龙诀》制片方签约,提供北美制片服务。公司花了近1年时间做前期筹备和拍摄现场服务,协助剧组在美国选景、申请签证、与当地政府协调与沟通,选择美国合作公司、挑选当地雇员等。

选择拍摄地点时,导演乌尔善看中纽约翠贝卡地区一条窄巷,打算把电影开场重头戏放在这里拍摄。因为小巷很有特色,很多电影都喜欢在这里拍摄,当地邻居不堪其扰,多次向有关部门投诉。拍摄前3个月,纽约市政府忽然将小巷列为拍摄禁区。剧组急坏了,找遍曼哈顿所有小巷,导演都不满意。

没想到,拍摄前两个月小巷忽然神奇地从禁拍名单上消失了。原来,惊迷影视反复沟通协调,提交了极为详尽的拍摄计划,摩登3注册1960最后终于拿到纽约市政府的拍摄许可。市政府官员赞道:“你们和《蜘蛛侠》剧组一样专业。”

如今惊迷影视的办公室是最初面积的3倍,有12名全职雇员,而何帆也租了自己的公寓,不用再住办公室。公司职员都像他一样年轻,大多是毕业时间不长的中国留学生。

目前,公司已参与制作两部长片,独立制作并拍摄了10部短片和5部广告片。“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跨国制片服务,同时积极发展剧本和电影项目,”何帆说,“现在中国到美国拍摄外景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我相信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21
03-20

摩登3 《Q78841982》近日,知名主持人周立波在某节目中调侃一群身着汉服表演的年轻人,称是“哪个洗浴中心的”而遭到批评,认为其不尊重汉服。作词人方文山也在微博指责周立波此举“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获得不少网友支持。30日下午,清华大学教授、学者肖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周立波此举可能是娱乐调侃、为节目造势;同时,在提到近年的“汉服热”时,肖鹰以“很商业、很功利”来形容,并认为其不过是能够带来商机的“汉服秀”。

“汉服热”绵延多年:是“作秀”还是“助力复兴传统文化”?

分析有关“周立波调侃汉服”的相关新闻,摩登3注册可以发现,这次周立波的“毒舌”遭到批判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与近年兴起的“汉服热”有着莫大的关系。肖鹰说,“汉服热”大概是伴随“国学热”的兴起而兴起,自2000年就已经开始了。

查阅资料可知,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摩登3平台网址“汉服热”波及甚广:不少学校乃至社区都成立了汉服社团,还有高校举办“汉服毕业典礼”;电商平台上销售汉服及相关配饰的店铺悄然兴起;至于大大小小的“汉服秀”更是屡见报道。支持“汉服复兴”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增加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喜欢汉服的人逐渐增加,但汉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却似乎没能成正比的“流行”起来。据网友爆料,江苏某高校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人们所着汉服“衣服很不正规,里面那不是中衣是衬衣”等等,更有人质疑一部分汉服演出纯属商业作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成复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明确表示,穿汉服、学汉礼之类的活动可以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但不应该形成一种不良风气,把这些行为看成是一种时髦的艺术行为”。

谈及“复兴汉服是增加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说,肖鹰直截了当地表示,该说法“肤浅无聊”:“现在好像一打出‘传统’的招牌,就天经地义。现在是一个泛商业化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汉服热’不过是能够带来商机的‘汉服秀’,是精神空洞、生机倒退的文化表现。”

学者短评:文化传承需发掘精神内核 与“汉服热”无关联

从历年报道不难看到,伴随“汉服热”而起的争论一直未曾消歇:对汉服如此推崇是否过当、“汉服热”对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究竟是否有益……不一而足。肖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重神轻形”,“汉服热”则是“崇形弃神”。

不可否认,从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来说,服饰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肖鹰觉得,汉服毕竟只是服饰,是“传统”的皮毛,而且已经过时、失去了生命力,“试想今天穿着汉服,上地铁或者公交车都很费力,难以在现代社会真的普及。如果真的传承下去,或许只能是中华文化向前发展的累赘”。

“‘汉服热’与文化传承没有任何关联。如果以‘复兴汉服’为‘复兴传统文化’的要素,那么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真的要复兴,就应该回到尧舜那个披毛戴毡的时代。”肖鹰半开玩笑地表示,“文化可以多元化,‘汉服秀’自然可以算作‘一元’,但如果把这些娱乐传统的行为神圣化,就很可怕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肖鹰觉得,延续传统,摩登3注册1960需要的是诚意而不只是汉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要做的是发掘精神内核,而不是形式复古。否则‘复兴汉服’,复兴的只是被历史淘汰的文化鬼魅”。

2021
03-19

摩登3注册开户 《Q78841982》报道,马来西亚第二届巴生华乐节将于当地时间8月2日在巴生共和华小礼堂举办,入场免费;欢迎民众共赴这场近500人演出的音乐飨宴,感受演出者所绽放的华乐精髓与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压轴演出的人数突破去年的人数,摩登3即有近200人合奏《东海鱼歌》与《The Lord Of The Dance》。

此活动由巴生港口班达马兰新韵音乐社所主办,并获巴生发展华小工委会与巴生县华小校长理事会协办。

今次共有13个单位参与演出,分别是巴生中华独中华乐团、巴生兴华中学华乐团、巴生滨华中学华乐团、巴生光华独中华乐团、巴生光华国中华乐团、巴生共和华小华乐团、巴生中华小学华乐团、巴生班达马兰B校小学华乐团、巴生共和小学廿四节令鼓、巴生兰花园小学廿四节令鼓、巴生螺阳音乐社华乐团、巴生皇城华乐团及巴生海南会馆古筝队。

巴生华乐节大会主席兼巴生共和华小董事长拿督王明雄指出,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华乐演奏会,不仅提供各华乐爱好者切磋与交流的平台,还让大家一同推广与发扬华乐。

他说,相信在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后,摩登3注册华乐在不久的将来必能打造出具有特色的道路,绽放应有的精髓。

“由于压轴演出的人数甚多,因此今次的舞台也特别扩大,而场地方面则可容纳约1500人。因此,对华乐有兴趣者,请尽早抵达会场,相信很快就座无虚席。”

此外,大会也希望社会人士慷慨解囊,以支助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凡捐献1千令吉以上者任晚会剪彩人、捐献3千令吉以上者为晚会击鼓人及捐献5千令吉以上者将为晚会鸣锣人。捐献3千令吉或以上者同时也是大会名誉顾问。

利瓦伊念:音乐节发掘学生潜能

巴生华小发展工委会主席兼华乐节筹委会主席利瓦伊念说,巴生华乐节结合独中、国中、小学、乡团及华乐组织一同的演出,非常具有意义,不仅对华文艺术水平的大检阅,也对巴生华小华乐素质教育的大考验。

“这场活动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个性特质,也有利于发扬华乐薪火,让华乐在大马音乐界占有一席之地。”

巴生县华小校长理事会主席陈丽珍则表示,筹委会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尽所能立配合举办此活动,可说是不简单的任务,摩登3平台网址但为的都是推广与传承华乐,值得赞扬。

2021
03-18

摩登3注册1960 《Q78841982》6月23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穿汉服拍照、饮茶吃粽子,20日早聚集在麦里芝蓄水池的10多名公众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端午节。

这个非一般的聚会由新加坡汉文化协会举办,摩登3注册开户协会之前通过面簿网页广邀公众和他们一起庆端午。除了备齐好吃和好喝的,他们也携带各种款式的汉服前来,让非会员穿戴。

大家在草坪上席地而坐,边饮茶吃粽子,边听端午节的故事,沉浸在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中。

工程经理王伟琳(33岁)告诉记者,他是因为对汉服感到好奇,所以才来参加这个活动。能够穿上汉服庆端午节,他感觉很新鲜。他说:“这次的经历非常有趣,如果情况允许,我以后也会穿汉服欢庆传统节日。”

从事物流工作的邱苏仁(49岁)起初看到汉服时还以为是韩服,摩登3但后来他觉得穿着华族传统服饰过佳节,非常有意义。

新加坡汉文化协会主席卓育兴(40岁)说,多数人都认为平时穿汉服有些不合适,但汉服其实是华人很有代表性的服装。汉文化协会鼓励人们在华族传统节日时穿汉服庆祝,是希望公众能了解,摩登3注册汉服其实距离现代生活并不遥远,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1
03-17

摩登3平台网址 《Q78841982》6月19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由马来西亚霹雳州非伊斯兰事务局主催,霹雳华人妇女协会主办“乡情端午粽飘香”各籍贯粽子交流及品尝会,日前在怡保斗母宫冷气礼堂举行,现场展示出22种各籍贯粽子,令人大开眼界。

出席者包括霹雳华人妇女协会会长关名洙、该协会顾问拿督黄裕富、拿督斯里罗智柔等嘉宾及各乡社团代表等,提早共庆愉快的端午节。

这项粽子交流及品尝会共有22个乡团和社团单位妇女组参与,摩登3注册1960包括霹雳华人妇女协会(万粽飘香。端午传情)、务边华人妇女协会(端午碱粽乡情侬)、霹雳福建公会(五香福建粽)、霹雳海南公会(海南五角蕉叶粽)等。

马汉顺:怀念祖先欢聚日子

霹雳州行政议员拿督马汉顺致开幕词时说,华人是一个重视家族与亲情的群体,节日对华人来说也是怀念祖先,合家欢聚的日子。

他表示,当吃粽子的时候,往往会想起一家人聚在一起的美好回忆,很自然地,一个家庭就这样被节日紧紧地串联在一起。

他说,大家可以通过庆祝节日,吃粽子来传播知识,告诉孩子们端午节的由来、屈原、赛龙舟和粽子出现的原因,摩登3注册开户这也表示传承文化的责任不只在教师身上,家中长辈及父母亲也有责任,让孩子了解每个节日背后的意义。

他赞扬霹雳华人妇女协会主办这项活动,并费尽心思找来各种各样的粽子,让大家看见祖先们带着传统的饮食文化从中国来到南洋,经历多年,华人在大马扎根之后,在传承原汁原味的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同时,也在粽子中加入了本土的色彩,创造出有异于中国口味的本地粽子,摩登3如娘惹粽子。

2021
03-16

摩登3注册 《Q78841982》中国侨网加拿大华人独立导演李珞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总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加拿大华人独立导演李珞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总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李珞,出生并成长于中国湖北,摩登3平台网址后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学习电影,多部电影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与新媒体艺术节并获奖,已成为中国和加拿大两国乃至国际上不可忽视的一名独立电影导演。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总部将在6月11日至14日首次举办李珞电影回顾展。回顾展开幕前夕,李珞在多伦多接受新华网记者的专访。

记者: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即将为您的作品举办回顾展映,据说这是第一次集中展映您的电影,有何期待?

李珞:首先非常感谢这次回顾展的策展人布拉德·迪恩,他对我的作品很早就比较熟悉,从我刚开始做短片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一直对我的作品很关注,也对我有很多帮助,他看到我一部一部把这些作品做下来之后,摩登3注册1960他觉得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集中展映,我觉得是个很好的机会。其实我自己还没有一起来看过我的这些电影,因为以前做过了就放在一边了,我期待借这个回顾展我自己也可以回顾自己的电影,听听观众的看法,也算是对自己创作经历的一次总结,同时为以后的创作寻找经验和方向。

记者:策展人推介您的电影文章使用的标题是《回不去的故乡》。我看了您的三部电影,2009年的《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动物园》、2010年的《河流和我的父亲》、2012年的《唐皇游地府》,都是黑白拍摄,电影传递的一种感觉是,在他乡的迁徙和异化,安静但有力量,也能感受到一些伤感无奈的元素,电影传达的这些信息是特意的还是和跟你的成长经历有关?

李珞:跟我的经历肯定是有关系的,我对生活中的各方面的东西比较敏感,对时间、回忆、历史这些比较感兴趣。其实我自己并没有把这些作品做这样的总结,当时只是按自己的感触和想法来做,摩登3注册开户可能自然而然我的心态和感受就流露出来了。我在加拿大接受的电影教育,我的中国文化的根子也在,各种因素,不一定是冲突,就会在作品里体现出来吧。

记者:您可能在做每一个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去想它们之间的关联,但作为观众看您的电影能感到强烈的个人色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为在加拿大的华人导演,您的这种坚持也让我们很感动。如果给您的电影贴标签的话,它们可以说是独立电影,您为什么选择走独立电影路线?只是个人选择,完成个人艺术追求吗?

李珞:其实没有太多这些想法,我一开始做电影的时候就是凭着一股热情,就是喜欢电影,在学校里学习时开始对实验电影很感兴趣,我当时在多伦多约克大学学习电影时,接触了很多实验电影的作品,然后自己也开始做一些实验电影的短片,实验电影本身就没有很大的观众群,纯粹是对这种形式、对这种类型电影的热爱来做这些作品,当然也得到了一些肯定,后来我就接着做长片。实际上没有把他看成很特别的东西来做,还是沿着开始的路线,就是有感而发,很有热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确实没有太多考虑市场的反应和观众的反应。我也意识到这种类型电影面对的观众群比较小,如果希望更多的观众看到你的作品,我可能也会做出一些新的调整和改变,我并不排斥以后去拍更主流的电影。

记者:独立电影或者实验电影,现在的生存状况如何?在加拿大、中国、以及国际上,拍的人应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元化,各种风格的导演都有。如果一定要分主流和非主流电影,那么独立电影和主流电影关系怎样?

李珞:在加拿大学习时,我对这边的独立实验电影比较熟悉,接触了很多人,我觉得他们有自己的传统,坚持了几十年,有互相支持帮助和互相学习的风气,但观众群还是比较小,资金上也都是小成本的电影,资金来源很多也是通过政府的艺术基金来资助,我觉得他们能够一直坚持下来是对主流电影的很好补充,而且主流电影可以从实验电影里学到一些新的东西,获得很多新的启发。中国国内的独立电影我其实不是很熟悉,我接触了一些独立电影工作者,国内在这方面可能资金更困难一些,拍摄和制作环境可能更艰苦一些,但他们都在坚持,寻求自己的表达方式。独立电影肯定没有主流电影那样获得较大的资源和观众群,但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补充作用。

记者:关于商业片和文艺片,关于追求个人艺术风格还是商业利益,您怎么看?

李珞:其实我自己没有太多考虑名利,我自己也看很多商业片,我也喜欢很多商业片,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们区分清楚,电影本身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语言和规则,其实做出一个好的作品,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至少先让自己满意,然后希望观众能够喜欢。我其实没与太多考虑是要做一个像你说的穷困潦倒的大师或者赚很多钱的商业片导演,(您还是保留一种很开放的心态?)对,有机会的话我都愿意去尝试。

记者:最近国内在上海等地举办了几次您的观影活动,从反响来看,现在中国电影观众是否更加多元化?另外,您是如何筹资的?

李珞:中国电影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观众,他们接触的各种类型的电影更多,更加多元化,他们接受非主流电影可能也更容易些。而且随着网络日益发达,大家接触各种资讯也比较多,肯定会有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的形态。筹资方面,我这几部电影一部分是自己筹资,同时也申请加拿大政府的艺术基金会项目资助,整个成本不高,我按照自己的方式可以把成本控制得比较低,也可以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我电影中的演员基本上都不是专业演员,但他们有自己的特质,有些是专业演员都不一定能达到的效果,特别是如果我想做有别于主流电影的作品的话,他们的表演风格和我的作品理念是契合的。在中国,主要是通过这些朋友的帮助来做这些电影,他们所得的报酬很有限。

记者:您之前的一些作品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放映过,这次也是一次特别的回顾展,很快9月就是第40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您最新作品《李文漫游东湖》会参展吗?

李珞:最新作品不是很肯定会参加,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选片的原则和考虑,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做这个回顾展,以后应该还是有机会吧。

记者:《河流和我的父亲》这个电影给我印象很深,探讨你和父亲的关系和回忆,影片结尾部分的剪辑方式很特别,您把父亲看过这部电影后的看法剪辑进去,带着观众重新回顾一遍整个电影,而不是对影片重新剪辑,这种处理方式很特殊,想法是怎么来的?父母对您的事业支持吗?

李珞:大部分中国父母对孩子从事电影或艺术方面的工作,可能都会有一点抗拒心理,觉得不是一项特别稳定的事业,但我的父母对我比较支持,虽然不是很理解,但还是很支持,我非常感激他们。特别是做《河流》这部影片的时候,父亲对我帮助很大,他退休后写的回忆录启发了我做这个电影,实际上这部作品就是我和他一起完成的,他可能对我的一些处理不是特别理解和欣赏,我也理解他的考虑,最后我们形成互相谅解,把这个作品做出来。这可能是比较典型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一定真正达到完全互相理解,但能对对方表示宽容和支持。

2021
03-15

摩登3 《Q78841982》法籍华人艺术家陈箴(1955-2000)的个展“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30日在上海外滩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继2006年上海美术馆举办“陈箴艺术展”之后,时隔9年,这位英年早逝的艺术家作品再次以个展的形式在上海呈现。

陈箴是中国最早的装置艺术家之一,摩登3注册先后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和上海戏剧学院。1986年赴法国留学,曾先后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巴黎造型艺术高级研究院学习并任教。1989年起,他的作品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重要的主题艺术展中,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坛上的地位作出独到贡献,被公认为过去20年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这不是一个大而全的回顾展,而是展出那些符合上海背景的,同时考量了外滩美术馆的结构因素的作品。我们想要借此展览,向陈箴和他作品致敬。”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表示。

陈箴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他的个人生平,上海是陈箴的作品中不断表现的主题。“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来自陈箴《社会调查——上海》系列中的一句话,暗合了上海“东方巴黎”的称号。策展人侯瀚如介绍,这本来是一句广告语,1997年,陈箴在上海地铁的广告上看到了这句话,并把这句话拍了下来作为其系列摄影作品的标题。这组照片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巨变。

装置作品《日咒》中,数十只上海旧马桶以编钟的形态排列起来,交替发出“水清洗马桶”和广播中的“混合人声”。陈箴抓住马桶“需要清洗的特质”,把它们和工业社会中“能发声”的电视机、收音机等并置在一起,摩登3平台网址用水的自然的力量来“净化”消费社会的“污浊”思想。据介绍,这些马桶是他在上海老弄堂拆迁之际搜罗了运到法国的。《兑换处》作品则直接由80年代上海的老式公共厕所构成,并以此隐喻“换钱”的金融系统。《早产》由充气的黑色自行车内胎构成的巨龙盘踞在美术馆上方,这是来自陈箴对中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反思。

“陈箴是一位很早开始对全球化抱有思考的艺术家,对社会问题有敏锐的把握。”侯瀚如介绍,陈箴很早就使用互联网,他的社会调查系列很多都利用互联网完成。他出身于医学世家,早年就有病痛的困扰,此次展出的《禅园》和《水晶体内景观》等作品,也都可以看出他对中医的认识和思考。“当代艺术越来越变成一种有钱人的玩具的时候,陈箴的工作让人们反思为什么要做当代艺术。当艺术变得越来越变得像消费品的时代,陈箴的作品提醒人们艺术创作的过程性应当被重视。”侯瀚如表示。

据悉,本次展览还复原了陈箴生前未完成之作《无题》。作品最早来源于陈箴1997年的一张手稿,他离世后,这件作品便搁置了。复原的两艘船各承载着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和张力,碰撞出某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本次展览不仅是外滩美术馆开馆5周年的纪念大展,摩登3注册1960也是“中法文化之春”的展出项目之一,展览持续至10月7日。

2021
03-13

摩登3注册开户 《Q78841982》5月25日电 据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报道,马来西亚25名艺术爱好者却选择将时间贡献给艺术涂鸦,挑战12小时不睡觉马拉松式完成个人画作,以画笔代替语言表达对未来通讯及多媒体的看法与创意。

报名参加的25名艺术爱好者来自不同种族及文化背景,摩登3他们从5月22日晚上10时至5月23日早上10时不眠不休展开接连12小时的脑力激荡,赶在截止时间前交出作品。

参与者除了全职艺术工作者,也不乏学生及业余画家,大家除了抱着创作的心情参与,也对持续12小时作画的挑战跃跃一试,为自己的创作记录再添一笔功绩。

据悉,涂鸦主题为“未来通讯与多媒体景观”,所有参与者须把握12小时黄金时间,利用大会准备的有限材料及信息构思及创作。

博文伟(20岁)是一名平面设计系学生,尽管接连12小时创作让他感到筋疲力尽,但他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连续作画那么长时间,摩登3注册除了提升我的创作技巧,我也赚到了很多经验。”

他解释,本身创作了一个以猫为主的涂鸦作品,一个充满欢乐及健康的城市住着各式各样的猫咪,而链接彼此的快乐泉源就是流动宽带。

杨慧仙(29岁,会计师)白天是正常上班族,到了晚上或闲暇时间就会拿起画笔作画,并开设个人网站与同好分享画画的喜悦。

她说,从小就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绘制细腻的抽象图腾和花纹。

“这是我第一次连续作画长达12小时,摩登3平台网址期间我看见很多画家忍不住打瞌睡,不过我不让自己有休息的时间,一气呵成,终于在早上9时完成作品。”

2021
03-12

摩登3注册1960 《Q78841982》在中华文艺的百花园中,岭南艺术以其独树一帜的特点和风格,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广东音乐、岭南舞蹈还是广东特有的民间文化风俗,其影响早已超出岭南地区,遍及全国甚至海外。如今,有一部剧把这些岭南文化精髓集于一身,体现了岭南文化艺术的精妙和岭南艺术家的风骨,这就是由广东歌舞剧院倾心两年打造的原创舞剧《沙湾往事》,5月22日、23日,该剧将首次登陆海南,摩登3注册开户在海南省歌舞剧院和广大观众见面。

讲述广东音乐故事追溯中华文化精神

《沙湾往事》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广东番禺沙湾古镇。素有“广东音乐之乡”的沙湾孕育了《雨打芭蕉》、《饿马摇铃》、《赛龙夺锦》等经典广东音乐的创作者“何氏三杰”。该剧聚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东音乐创作历史,用舞蹈承载音乐,讲述了何柳年、何少岩两兄弟面对个人情感、民族命运携手创作《赛龙夺锦》的动人故事。

《沙湾往事》是个地道的岭南故事,但是其表达出的文化追求,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追溯。总编导之一韩真表示:“广东音乐在中国的传播面非常广,我们以广东音乐人的一生作为载体,从广东音乐名曲,从曲子中提炼、挖掘人文精神。”韩真介绍,主线索《赛龙夺锦》表现了龙舟竞技时万众齐心的精神,虽是广东音乐的代表曲目,但它与中国人骨子里的勇往直前、齐心协力的精神不谋而合。

浓缩岭南舞乐精华呈现广东地域风情

用舞蹈来展现岭南音乐家的生活,这对于创作者是一个考验,也是《沙湾往事》最令人期待的地方。编创者们经过长时间采风和创作,用高度概括和精炼的语言、动作,凸显了人物的本土色彩,“岭南”味道更加突出。在舞段设计上,编导们采用了大量富有当地风情的动作语汇和环境元素,特别是数十人的“划桨舞”,气势恢宏震撼人心,是岭南舞蹈的代表性作品。

作为一部表现广东音乐的舞剧,摩登3观众耳熟能详的《步步高》、《平湖秋月》、《孔雀开屏》等广东音乐名曲在剧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每一首经典名曲都伴随着一段优美的舞蹈,将给观众带来美妙的视听享受。

此外,大量的岭南文化符号也在剧中得以呈现。最抢眼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歌棒,这是一种融舞蹈、南拳武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舞蹈,非常具有观赏性。此外还有岭南地区的钱鼓舞、南狮、高胡、五架头、龙舟、飘色等。同时,广东人生活中常见的雨伞和木屐也被编入剧中,与蛙鸣声、划桨声汇成了表现岭南韵味的独特元素。

探索现代舞台艺术期待海南引发共鸣

富有岭南韵味的舞美道具设计,摩登3注册也是该剧的一大看点。舞台上,古镇石阶、壁画灰雕,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岭南独特的环境。而在舞台呈现和场景转换中,该剧又做了大胆探索。该剧采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时空变幻,营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艺术效果,形成特殊的舞台叙事方式。

而在舞美设计中,该剧运用了数控机械技术,特别是雕饰典雅的四块巨大的隔扇门,它们可以在流畅、自由的变换组合中,一会儿变成何家大院,一会儿又成了日寇控制下的街道、监狱,它甚至还承载了字幕、视频等功能,让人不得不感叹它设计的巧妙。

此次来琼,《沙湾往事》派出了最强阵容,全剧的演职员达110多人,道具车达6辆之多,这在舞剧中并不多见。广东歌舞剧院负责人表示,海南和广东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两地在历史、文化和风俗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相信《沙湾往事》一定会给海南的观众带来久违的亲切和感动。

2021
03-12

摩登3注册1960 《Q78841982》5月是美国一年一度的“亚太裔传统月”,设立该节日是为了纪念亚太裔在新大陆追求希望和梦想的历史,同时表彰亚太裔社区为美国进步做出的贡献。为弘扬祖裔传统,不少活动在5月接二连三上演。其中,深厚而多元的中国文化成了最闪耀的一道风景线。

日前,一场为了庆祝亚太裔文化节而举办的音乐会在罗切斯特地区彭菲尔德礼堂成功举办。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人,摩登3注册开户当地华人李明仑带领罗切斯特中国合唱协会的成员展示了一场惊艳的演出,演出的主题正是代表中国传统美学的“茉莉花”。在中国合唱团演绎下,传统民歌代表《茉莉花》将传统中国文化与西方声乐演绎手法结合,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前进。整个议程包括中国传统艺术和民间歌曲,在演唱会之后,当地观众获邀近距离地与罗切斯特中国合唱协会的艺术家交流,共同分享浓浓的中国文化。

在曼哈顿华埠,为了庆祝亚太裔传统月,华埠共同发展机构在街道中央摆设露天桌椅,店外摆摊贩卖热腾腾的中餐,吸引了不少当地人露天聚餐。此外,在华埠游戏区,巨大棋盘上的大型象棋则成了儿童的另类积木。俗话说,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象棋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比赛谁能将玩具叠得更高之余,华裔父母会向自己的孩子耐心解释“兵”、“卒”、“帅”的意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悄然传承。

在纽约第36届亚太裔文化节开幕当日,摩登3平日本就“中国味”十足的华埠摇身一变成了城市中的游乐场,而中餐馆纷纷将带有浓郁中国文化色彩的商品以及特色美食搬到室外。来自奥本尼的卡特西夫妇纽约之行的首站便选择了华埠,卡特西先生表示:“纽约华埠的美食我们早有耳闻,我和太太刚才品尝了几家街边摆摊的中国美食,最喜欢香喷喷的猪肉包子。”

此外,“圣地亚哥亚太裔文化节”上不少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包括中国舞蹈、功夫、舞狮等,精彩纷呈的节目不断上演。这样的活动在美国其他的地区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相信中国风将持续闪耀5月,摩登3注册并获得世界的青睐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