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 《Q78841982》纵观世界文坛,似乎一直是男性作家引领风潮。放眼世界华文文坛,却是别样风景:早年,陈香梅、聂华苓、赵淑侠等海外华文女作家以她们出众的才情,为华文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今,严歌苓、张翎、虹影等三位女作家被喻为引领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三驾马车”,摩登3注册甚至成为整个海外华文作家群体的代表。
一马当先冲锋前沿
“在世界华文文坛,一个独特又醒目的现象就是海外女作家大有一马当先,不让须眉之势。”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上,旅美华文作家陈瑞琳认为,虽然在世界文坛中女性作家的创作仍属支流,然而在世界华文文坛,女性作家已成为主力军,“冲锋”在世界华文文学的阵地前沿。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於梨华等人就在美国倡议发起了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通过定期召开年会、出版文集联络世界各地华文女作家,摩登3平台网址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的交流与发展。如今,协会成员已从最初的21人增至200余人,可见世界华文女作家群体的不断壮大。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喻大翔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与男性作家相比,一方面,海外华文女作家能够借助“身在其中且心在其中”的先天优势,更好地把握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等文学题材,进行更为深刻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女性作家的文笔更为细腻、多情,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打动读者,展现文学的形象之美。
近年来,在严歌苓、张翎、虹影等女作家的引领下,海内外更是掀起一股华文文学的热潮。“这‘三驾马车’不仅代表了海外华文女性作家的创作成就,而且能代表我们海外华文男性作家。”旅加华人作家林楠说。
双重语境的风情与魅力
从早期的“海外伤痕文学”到如今的“新移民文学”,海外华文女作家将对故国的眷恋凝聚在一串串汉字中,在报刊专栏、华文书籍中记录下她们在海外从挣扎到融入的完整经历。
海外华人女作家的存在似乎是一种传统。“女性天生对生活环境很敏感,所以海外华文女作家可以在第一时间感知来自异域的文化冲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计壁瑞认为,正因如此,她们能够比较容易地感受到去国离乡的乡愁,并随后慢慢扩展到其他领域。如今,扎根异乡的痛楚渐渐消淡,摩登3注册1960海外华文女作家也逐渐跳脱出传统的怀乡情愫,开始更加自在地游走于“原乡”和“异乡”之间。
谈起新作《移民岁月》,旅加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表示,心境的变化使她在作品中不再过多关注移民的伤痕,而是呈现在经历转变和离散之后,移民内心对安宁的追求、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对人类永恒主题的拓展。
跨国界、跨族群、跨文化的写作,已成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创作的新特点。陈瑞琳认为,无论是历史的回首还是现实的反省,无论是怀恋的寻找还是超越的兼容,新一代海外华文女作家借助她们的特殊“站位”与双重语境,表现出更为开阔的创作视野和更加多元的创作格局。“读者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很细腻的文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很辽阔的世界,这是一种十分新鲜的冲击。”新加坡华文女作家尤今说。
中华文化的底蕴,加上异域文化的增色,再配之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这让海外华文女作家的文学创作更具风情与魅力。
深度介入母国的社会文化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海内外文化往来不断,海外华文女作家的新风吹进中国,与国内的文化市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9年,严歌苓的长篇小说《小姨多鹤》首次参加中国小说学会的排行榜评选,就拔得头筹,在国内文坛引起轰动。此后,严歌苓、张翎等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多部小说获得张艺谋、冯小刚等国内名导的青睐,改编成《金陵十三钗》、《归来》、《唐山大地震》等题材重大、解剖社会历史与人性的影视作品。在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陈公仲看来,多重文化的根基、开阔的全球视野以及那些在海外生活才能体会的生活经历,提升了这些海外华文女作家的文学造诣,使她们能够深度介入母国的社会文化生活。
2014年11月,在莫言等多位国内作家的见证下,严歌苓受聘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驻校作家,担任该校文学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班的导师。在莫言看来,严歌苓是“真懂小说技术”的作家,能把她从海外请来给国内高校写作专业的研究生讲课,是“一个惊喜”,也是“一个福音”。
“她们的根基都在中国,因此她们始终与祖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喻大翔认为,海外华文女作家与国内文坛以及文化市场的交往、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对于中国国内文学、文化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