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注册1960 《Q78841982》5月24日电 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北京时间23日凌晨落下帷幕。尽管华语片遗憾“零入围”,但本届电影节期间中国馆首次进驻展现各国电影软实力的国际村,更多国际片商来到中国展台咨询洽谈,全球排名第二的中国电影票房市场已成为全球片商觊觎的“钻石矿”。
国内影视市场出现井喷式繁荣的同时,摩登3注册开户“中国故事”走向海外之路正越走越宽。太平洋两岸,大西洋沿岸,非洲大陆,中东腹地……中国影视作品的“出海”步伐越来越快,虽在不同地区影响力各异,但在全球已形成一股涌动的影视“华流”。
不只出口“功夫片”
“小时候我觉得如果去中国就是学功夫,最近看了中国电视剧后我的印象全变了,”33岁的肯尼亚观众米尔德丽德说。
米尔德丽德的童年是在对中国功夫电影的期盼中度过的。上世纪80年代,周末看一部李小龙的电影是当地许多人翘首以盼的幸福时刻,“功夫”对很多非洲人来说是中国印象的浓缩,而如今中国影视剧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蓬勃向上的现代中国。
细数那些走出国门的影视剧,电影既有文艺片《山河故人》,也有动作片《智取威虎山》;既有科幻喜剧《捉妖记》,也有亲子片《亲爱的》;既有犯罪剧情片《闯入者》,也有悬疑爱情片《白日焰火》……
电视剧既有历史正剧《琅琊榜》,也有搞笑武侠剧《鹿鼎记》;既有都市爱情偶像剧《杉杉来了》,也有家庭伦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既有反映中国医生群体的《青年医生》,也有讲述中国教育的《虎妈猫爸》……
这些“出海”作品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摩登3题材日益广泛,甚至在海外成为话题性事件。今年春节期间,越南上映的14部影片中有4部中国影片,其中《美人鱼》在当地掀起热潮。一名6个月大的女婴在游泳馆被父母扮成美人鱼,宝宝的呆萌图片横扫网络。
《铁齿铜牙纪晓岚》编剧史航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电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人们对中国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归纳、怎么记忆”。
“全媒体”看片新终端
印度人鲍斯从未在电影院看过中国电影,摩登3注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电影迷。原来,他通过印度电视台的电影频道及互联网看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卧虎藏龙》等一众中国电影。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电影院早已不再是人们观影的唯一途径。
在俄罗斯,观众努特拉通过网络追起了中国剧《杉杉来了》。“这是一部神奇的电视剧,演了一个美丽、纯洁、非凡的爱情故事!我用了一天时间就都看完了。”在俄罗斯Dorama.ru网站中文影视剧排名第一的便是这部中国现代都市爱情偶像剧。当然,俄罗斯网站上的中国剧远不止这一部,《花千骨》《还珠格格》《甄嬛传》《三国》等均已被配上俄语字幕在网上播放。
去年11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开幕的非洲最大电视展会——非洲电视节上,除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腾讯、爱奇艺、优酷土豆等中国互联网视频新媒体纷纷加入中国影视“出海”大军。
除了中国电视媒体的海外播出平台,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海外观众观看中国影视剧的主要途径,也是新媒体时代电影营销推广的一个重要媒介。业内专家建议,应开发更加丰富的基于多语种的中国影视剧网络产品,使之与国际流行的影视门户网站接轨,同时打造包括手机终端在内的全媒体整合推广平台。
“华流”冷热不均
5年前,一部《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大陆引发万人空巷的火爆收视。5年后,北京影视剧非洲展播季期间,以《老米家的婚事》《青年医生》为代表的400集电视剧和以《失恋33天》《重返20岁》为代表的17部电影走进非洲千家万户。
对于影视“华流”迅速进入非洲大陆,肯尼亚“中国影视”频道创办方、北京四达时代传媒有限公司肯尼亚公司CEO张军旗认为,家庭与亲情同样在非洲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文化与情感的共鸣是中国影视剧在非洲掀起收视热潮的重要原因。
相比亚非的收视热潮,欧美以及拉美一些国家观众却对中国影视剧“不买账”。
国人大爱的《甄嬛传》在世界最大视频点播公司美国Netflix公司网站上播出后因压缩过度遭遇“水土不服”;在华语片拿奖重镇德国和法国,除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外,当地院线上映的华语片数量有限,上映周期短,场次少,缺乏市场影响力;在巴西,中国影视剧存在感弱,认知度低,仍停留在武打片阶段……
除了语言、文化、影片的表达手法和观众的观影口味等差异,中国影视剧质量参差不齐,自身质量不过关也是制约中国影视在海外发展的原因之一。位于柏林的中国电影俱乐部创办者莱曼的批评一针见血:“有钱人的爱情故事”和“历史神剧”越来越多,缺乏深度,一些中国电影的质量有待提高,尤其要注重细节。
“中外合作”多渠道
相比一些中国影视作品欧美遇冷,去年的中法合拍片《狼图腾》以及今年的中美合拍片《功夫熊猫3》却在法国院线大受追捧。前者口碑、票房双丰收,首日观影人次排名榜首,连续数周名列排行榜前三;后者在法国电影网站ALLOCINE被评为最受观众期待的影片,首日排片率居同期上映影片前列。
多年来合拍始终是国产电影“走出去”的最有效途径,但合作方式近年来正由最初以资金注入为主向技术和专业性方面合作转变。
在中外合作的诸多模式中,举办“中国电影节”是重要一步。今年2月,首届柏林华语电影节正式创立,用老外的尺子“量”中国电影是其最大特色。电影节目标人群锁定德国观众,近一半评委由柏林电影人构成,从德国人的视角为中国电影把脉。
中国是当今电影大国,如何晋升电影强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建议:学习用他者的视角反观自己的文化传播形式,广泛运用多种手段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赢得世界掌声。